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系统中,铜排(也称为汇流排或bubar)作为电芯间电能传输的核心组件,其绝缘性能、耐高温性及结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与寿命。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及快充技术普及,汇流排的工作环境愈发严苛,传统绝缘材料已难以满足需求。聚苯硫醚(PPS)作为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,凭借其独特的综合性能,正在成为新能源汇流排的首选材料。
纳磐PPS材料的技术优势与解决方案
针对铜排绝缘部件的严苛需求,纳磐PPS材料通过改性配方优化,实现了性能的全面突破,成为铜排注塑的不二之选:
1. 卓越的电气绝缘与阻燃性能
PPS本征阻燃特性(无需添加阻燃剂)可轻松达到UL94 V-0等级,且无卤素释放,符合环保要求。其高体积电阻率和低介电常数确保了在高压环境下(如800V平台)的绝缘可靠性,有效避免电弧击穿风险。
2. 超宽温域下的尺寸稳定性
P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约90℃,熔点>280℃,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00℃以上。其线性热膨胀系数低,远低于PA和PBT,在-40℃至200℃温域内尺寸变化小,完美解决高温下绝缘层收缩导致的铜排暴露问题。
3. 高强度与抗蠕变性能
通过特殊改性配方,PPS的拉伸强度可达150MPa,同时抗蠕变性能优异,在长期负载下(如电池包振动工况)可避免铜排因塑料变形引发的接触电阻升高。
4. 高流动性与薄壁成型能力
纳磐开发的高流动PPS适用于结构复杂、薄壁的绝缘部件成型,减少缩孔、流痕等缺陷,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。
5. 金属界面结合力优化
针对铜排嵌件注塑等应用,纳磐PPS能提供可靠的金属-塑料结合强度。
纳磐PPS材料以其均衡的耐高温、绝缘、机械性能及加工优势,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铜排的技术标准。